洛阳西工:人均GDP近15万元,居全市第一位

时间:2022-09-28 23:39:56 | 浏览:4951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袁敏9月14日,记者从“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长期以来,西工区大力实施“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步向前、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西工区生产总值达539.1亿元、较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袁敏

9月14日,记者从“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长期以来,西工区大力实施“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步向前、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西工区生产总值达539.1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总量居全市第二;人均GDP近15万元,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8年领跑全市,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城市区前列,为现代化西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劲势能。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品质更加完善

西工区坚持内外兼修、建管并重,群众出行更畅通了,停车更便捷了,居住环境更舒适了。全区交通路网内畅外联,仅2019年以来,就新建提升道路91条,以王城大道快速路、地铁1号2号线为代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构建,洛阳火车站百年老站旧貌换新颜。

西工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9年以来,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580个,任务量居全市第一,目前已改造提升302个,惠及居民17.5万人,明年将全面完成;率先在全市走出小区加装电梯的“新路子”,今年已累计加装80部,年底前将达到150部,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

西工区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近三年,新建停车场51座,新增停车位近1万个;建成小游园46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0余万平方米。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大力开展“三河三渠”综合整治,今年可率先完成河渠治理,1350亩的金水河由原来的“垃圾山”华丽蝶变成湿地公园,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创新引领经济变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西工区聚焦科技创新,风口产业加速集聚。成功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成洛阳信息科技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8个;培育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市级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总数居全市首位。

尤其是2020年以来,西工区在创新载体、主体等方面全面发力,设置3000万元专项资金,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西工硅巷等相继投用,使用面积将突破25万平方米;不断深化与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天津生物所、北师大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的合作,今年正在推进总投资1181亿元的重点项目255个,仅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就成功入驻寒武纪、大鱼视觉等“高精尖”科创企业2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西工区聚焦商务强区战略,服务业优势全面巩固。“一区、两带、六圈、七街”服务业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特色商业街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十强”,王府井、新都汇等加速向“沉浸式”消费场景转型,建业凯旋广场、三维友邻中心等建成投用,丹尼斯大卫城有望今年春节前后正式营业,“西工转转”品牌全市叫响,“坐地铁逛西工”已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西工区聚焦工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西工经开区获批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引入了正大食品、华荣生物等一批领军型企业,打造了一拖产业园、凤凰谷产业园等一批载体项目;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两化融合”对标企业100余家、贯标企业6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智能车间(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辐射能力明显增强。

西工区聚焦文旅强区,文商旅融合相得益彰。“历史文化游”“都市商务游”“红山生态游”三大文旅板块协同发展,西工兵营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红山欢乐谷获批省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周王城南广场完成改造提升,西工小街等特色文旅商业街区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打卡地。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美好生活更加殷实

西工区着力铸造一流西工教育品牌,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新开办公办幼儿园7所,在全市率先实现“零择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多项指标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荣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014中心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纱西社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樱桃沟获评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红山街道被评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目前,西工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豪迈,朝着奋力打造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引领区、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文商旅融合示范区、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活力西工、智慧西工、幸福西工”的愿景阔步前行。

相关资讯

绍兴上虞区20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居全市第三,预计今年经济如何

上虞区,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东北部,钱塘江南岸,虽说常住人口数量不足百万人,但却是全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同时也是绍兴中心城市东部具有滨江特色、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新城区,所以,该城区在绍兴市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综合整体实力较强。

​未来5年,湖州GDP目标5000亿,人口导入78万,城市轨道交通开建

近期,湖州“十四五”规划文件正式出台。原文篇幅比较长,小舟前后仔细研读了几遍,发现这应该是湖州近年来最重磅的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的五年,是湖州迎来城市巨变的五年,我们将一同见证。1. GDP目标5000亿,人口导入78万!到2025年,湖州地

柯桥GDP:42年增长576倍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百年追梦,今朝梦圆。本报今起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柯桥逐梦”专栏,聚焦柯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及各地各部门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以数据视角回顾柯

洛阳市西工区12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完工

改造后的九都路林产品小巷青色的仿古墙檐,油亮的柏油路面,被雨水打湿的黄叶……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巷,可不是旅游景点。近日,西工区的12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一改原先破旧的模样,《洛阳晚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看看“整容”后的背街小巷有啥不一样。

最新!洛阳城市区小学、初中划片范围公布

洛阳市教育局权威发布洛阳市最新小学、初中划片范围赶紧跟小编一起了解详情涧西区(含高新)西工区洛龙区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瀍河区老城区重要消息转发扩散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非凡十年出彩洛阳丨洛阳洛龙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首善之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范坤鹏 通讯员 韩露9月14日,洛阳市召开“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主城区专场,介绍洛阳市洛龙区十年工作成就。中共洛龙区委副书记、区长韩建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龙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重磅!郑州都市圈扩容为“1+8”!到2025年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顺应这一经济规律,河南省委、省政府站位新发展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全局,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洛阳、平顶山、漯河、

漯河一季度GDP达461.7亿元,同比增长5.8%

今年一季度,漯河市经济稳定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4月23日,漯河市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度一季度漯河市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461.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开封新闻头条网蚯蚓养殖母婴品牌网测绘学习网小叶苦丁茶资讯网郑恺影迷网徽州大峡谷漂流网水果店加盟网联想电脑评测网昆明旅游网花艺培训网大数据信息网肚皮舞培训网睡前故事大全电视机品牌网
阳江新闻网-阳江最新新闻、阳西最新头条、广东阳江今日头条、昨天阳江新闻头条、阳江市本地新闻、阳江吧阳江头条新闻、阳江市江城区新闻最新消息。
阳江新闻网 69393.cn ©2022-2028版权所有